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只要租金负担得起 仁爱堂愿回归

光华日报

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五日

(槟城14日讯)东南亚历史最悠久的中药店“仁爱堂”即将“回归”,引起关注及期待,希望这家214年历史的中药店能在挥别乔治市16个月后,能最终重返乔治市旧址开业,继续成为乔治市世遗区的“活文化遗产”,仁爱堂东主张日良表示,若负担得起租金,他将接受回归献议。

张日良:欢迎“绿化建筑”邀请

来自吉隆坡的“绿化建筑”(Green Building)公司代表即在周三与仁爱堂业主谢氏福候公公司代表,在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曹观友行政议员在场下,双方签下一纸长达32年的租赁仁爱堂旧址的合约,作为新租户的“绿化建筑”将不会“独享”仁爱堂旧址,反之宣称将力邀迁至垄尾的仁爱堂能回返旧址。

针对此,“仁爱堂”东主张日良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对“绿化建筑”邀他重返旧址的欢迎,同时也原则上认同回归乔治市广东街的仁爱堂旧址,不过他说,由于目前还不清楚绿化建筑将拟定的租约等细节,所以不敢贸贸然的说肯定会回归,反之他说,若对方开出的租金是其能力负担得起,他将接受回返献议。

挥别乔治市16个月

张日良说,仁爱堂是在2009年7月从乔治市迁于垄尾,如今已进入第16个月,而很多熟客也习惯了上门新店,其多数客源来自亚依淡一带。

他说,在与绿化建筑能在租金等方面取得认同后,他将会继续经营垄尾新店,而乔治市旧址则将作为仁爱堂的分店。在旧址作业时,仁爱堂的业务情况已大不如前,所以张日良表示,不能承担太沉重租金,因此建议租金可介于1000令吉间。

垄尾店面不关闭 旧址将充作分店

不过张日良也提出绿化建筑能让他重返旧有的柜台及诊病的角落单位,其建议中的面积是14尺乘40尺,反之少过14尺面积将造成不便;据了解,仁爱堂的柜台服务处原坐落门牌83A的角间单位,面积较宽大,符合张日良的14尺宽度要求。

此外他表示,一旦租金谈得拢,他将在重返旧址后继续以往的门市生意以及提供中医诊病服务,唯料放弃原有批发业务;此外届时将只卖成药,即是已包装好的中药品。

他说,绿化建筑公司代表最后一次是在约一个月前与他接触,不过双方交谈并未触及细节,比如租金,不过他已反建议给新业主,希望能继续在原址的柜台处开业,以免面对空间不敷难题。

不过张日良也表示,一些人在获悉仁爱堂将迁回旧址时,误以为垄尾的店面将关闭,所以劝他不要迁走。

在此之前张日良也向本报记者表示,自从迁至垄尾后,由于新店为本身产业,因此省下不少租金开销,然他说,若能回归旧址,他将秉承发扬及传承中华文化,继续让仁爱堂老字号继续在原址服务。

陈耀威:欢迎重返旧址

文史工作者陈耀威建筑师对仁爱堂即将打造为传统中药研究中心、传统中药博物馆及精致酒店计划,表示欢迎,更对仁爱堂中药店重返旧址消息表示雀跃。

陈耀威表示,仁爱堂打造为中药研究中心或是博物馆也符合仁爱堂作为中药店原本功能。而他相信由于仁爱堂建筑历史的“显赫”,所以相信修复工程或有必要呈交“古迹冲击评估”(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报告,并呈交市政局的技术审核委员会审核。

“绿化建筑”:双方将洽商

“绿化建筑”公司董事刘婷利向本报记者指出,她将在不久,与“仁爱堂”东主张日良针对回归仁爱堂旧址一事,做出洽商。

她是针对绿化建筑公司尚未针对邀请仁爱堂回归一事,与该东南亚历史最悠久的中药行东主针对租金等事宜洽商,如是表示。

她指出,不管是绿化建筑本身,或是仁爱堂东主,双方其实可随时拿起电话互相联络,而她将在不久与对方会商。针对仁爱堂东主要求一旦回归,要求重返旧日柜台及诊病的空间继续运作一事,刘婷利表示,痕7b仁爱堂的修复及规划设计方案还在拟定中,而她会向设计师作出反映,以就仁爱堂东主的要求纳入设计方案内。

相关照片

■ 仁爱堂将耗资350万令吉重修,料两年后重新开张。

■ 张日良:只要租金可负担得起,愿意重返旧址;图张日良展示收藏的仁爱堂创办人古石泉遗照。

■ 仁爱堂药店或重返旧址,引起关注及欢迎,图为原有的柜台及诊病空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