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綠化建築公司簽約32年 仁愛堂有望回歸大街


光明日報

2010-10-13 19:04

  • ■綠化建筑董事阿末祖卡乃因(左起)和尤毓秀在曹觀友(中)見證下,與謝氏福侯公公司主席總務謝瑞發和主席謝仁忠(右起)簽署租約。

    • ■仁愛堂是大街的地標,去年7月搬遷,如今又有望回歸。

(檳城13日訊)百年老店仁愛堂回歸有望!隨著來自吉隆坡的綠化建筑公司與謝氏福侯公公司簽下長達32年的租約後,仁愛堂受邀回到大街82A至C號。

謝氏福侯公公司週三在檳州地方政府委員會主席曹觀友行政議員見證下,與綠化建筑公司(Green Building Sdn. Bhd.)簽署合約,把仁愛堂原址,即大街82A、B、C號三層店屋出租給對方長達32年。
在簽署儀式上,綠化建筑公司董事尤毓秀披露,該公司準備把上述3棟店屋裝修為傳統中藥店、博物館、資源中心、書店、紀念品店和酒吧餐廳。而中藥店方面,該公司已邀請仁愛堂回歸大街營業,而對方也表現出莫大的興趣。這意味著,仁愛堂可能重歸唐人街。

因租金漲價才搬遷

仁愛堂擁有214年的悠久歷史,在大街門牌82號A至C營業也長達124年歷史,是檳城的活文化遺產瑰寶,去年7月才因租金漲價而搬遷到壟尾。
這三棟建築外形特出,是喬治市古跡文化遺產城的其中一個顯著地標;而租戶仁愛堂所批發的藥物,不僅散佈大馬半島,還遠至泰南和蘇門答臘。兩者結合,歷史價十分深遠。
仁愛堂在去年遷出該建築物時,讓許多文化古蹟愛好者深感惋惜,大家都希望仁愛堂可以繼續保留在原址營業,以便可以保留喬治市的活古蹟和活文化,延續這重要的歷史意義。當時,“救仁愛堂人文遺產社區小組”還發動簽名運動,并在多名古跡愛好者的陪同下,將一份逾200人簽名的備忘錄移交予檳城謝氏福侯公公司,要求挽留作為租戶的214年老店“仁愛堂”在可負擔得起的租金下繼續在原地經營。
如今,謝氏公司找到新租戶後,新租戶又愿意讓仁愛堂回原址,可說終于保留了這個活古跡。

尤毓秀:投資350萬修復

謝氏福侯公公司表示選擇出租上述總面積達9600平方尺或900平方公尺的3間店屋給綠化建筑公司,因為該公司愿意保存和修復這座歷史老屋,符合州政府保存喬治市古跡區老建筑的努力。
綠化建筑公司董事尤毓秀也說,該公司將投資350萬令吉進行修復工作,預料2年竣工。
“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潛能十分大,而且這是一座擁有地標性的建筑物,租下之后,除了經營生意,我們也將盡力保存傳統和文化。”

曹觀友高興重注入新生命力

曹觀友對綠化建筑公司重新為上述建築物注入新的生命力感到高興。
“喬治市在2008年申遺成功,州政府與民間組織,尤其是古蹟愛好者,就開始不斷尋求各種方案來保留我們這座充滿歷史價值的古蹟城與活文化。不過,遺憾的是很多古蹟建築物經過歲月的洗禮,建築物結構、外貌等等都已變得不堅固。而要完好的保留這些古蹟,除了要有一套完整詳細的計劃,我們也需要很大的資金。”
他說,古蹟愛好者也不時給州政府提供意見,協助州政府監督古蹟建築物的情況。而喬治市古蹟辦室處的設立,就提供人們、業主這方面的諮詢,同時,州政府也通過各種獎掖方式,鼓勵古蹟建築物業者修復他們的產業。
他希望通過類似政府、商家或業主,以及人的配合下,能夠保留喬治市獨特的古蹟文化。
“仁愛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我們最終可以留存古蹟建築物,亦很有可能還會引回已喬治市已流失老行業,達到兩全齊美的方案。”


No comments: